
隱匿于湖山之間的健康社區 | 梅溪湖?金茂灣
項目名稱:梅溪湖•金茂灣J15地塊大區園林景觀工程
業主單位:中國金茂景觀設計:怡境設計景觀施工:跳馬園林景觀面積:48000 ㎡項目開始時間:2019年01月項目地址:長沙梅溪湖國際新城
2020年的早春
不管喜不喜歡
我們都成了宅男宅女
蝸居在家
春暖花開
陽光正好時
樓下的園林成了我們的詩與遠方
更是心靈歸屬的地方
超前設計思路
健康先人一步
/HEALTHY/
二零二零,
疫情肆虐全球,
給數萬個家庭帶來了嚴重的影響。
人們生活行為受限,
思維觀念隨之改變。
疫情狀態下,
對人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健康。

“健康”訴求,急速前置
疫情過后,設計也在反觀我們的小區如何在“有限”的空間里,提供業主健康幸福、綠色生態的生活場景和生活方式呢?
“金茂灣”設計之初就先行研究和考慮到了客戶對環境健康、安全的需求。設計不只在意小區環境美不美,更關注她是否帶來健康的生活場景和生活方式,梅溪湖金茂灣的大區景觀設計從以下三大方面來進行營造。
· 空間布局
從前期策劃到后期設計更加符合未來的空間功能使用;
針對疫情突發時的系列專項防疫安全措施。
· 情感社交
從人的行為角度及心理角度去思考人在居住空間內的情感釋放,讓景觀設計更有溫度。
· 康體免疫
走進園區開展體力活動,增強身體鍛煉;
提出全齡運動設備的可操作性、互動性、趣味性;
結合養生植物營造自然免疫環境,鼓勵人們走出室內。
01空間布局
營造健康生活空間,是該項目的重要切入口
1.合理的空間布局,充分考慮環境對人的影響
社區環境的本質是一個小氣候微環境。分析園區區位、氣候,尤其風向和日照,選擇最佳場地匹配活動功能,同時規避“氣候死角”,合理布置人群聚集場地??茖W的空間布局,讓不同人群都能享受到最好的自然條件。
自然環境分析
在景觀設計之初,考慮光照對健康的影響,并結合不同年齡人群對日照的需求,合理劃分兒童、青年、老人的室外活動天地。根據冬至日的日照分析,選取當日日照時間最長的地區作為設置活動場地的依據。
▼日照分析

▼功能布局

▼總平面圖

根據功能布局串聯各個空間,結合自然流暢的設計手法,以“桃花溪”為主題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現代住區,營造舒適壓制的人居環境,全方位構建健康生活理念。
▼概念分區

全區以“兩軸四居”的空間格局,運用獨特的造園手法,縮龍成寸,容橋廊臺徑、山水旱溪于園林之中。通過“迎—越—尋—隱—達”五重景觀空間禮儀感受打造當代“五進”歸家禮序。
2.合理的管控方式,特殊時期可做到高效分流和隔離管控
推行社區智慧化,追求更高效便捷安全的生活方式,智能化成為必選項。
人車分流,人臉(卡)識別通行,實現智能化管控的品質生活
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,智能設備不斷完善,出入口管理逐步趨向于“無人化”。合理規劃入口人車流線,可做到高效分流以及隔離管控。


運用不同鋪裝區分人行區域與車行區域,以低矮綠化帶進行空間分隔,實現人車分行,保證通行安全性,提升管理便捷性與高效性。
3、健康社區的科技大腦
“科技”并非高智能化的炫酷,而是通過科技的手段讓居住者切實感受到科技帶來的美好與便捷,通過科技構建人與人,人與社區的互動與聯系。

02情感社交
升級社區景觀功能化,重塑鄰里關系
當情感和情緒可以流動起來,心情自然愉悅
1.尊貴的迎賓禮序,提升歸家驚喜度
雙軸入園,悠居禮序園林。遵循千年禮制文明,采用雙重入園軸線規劃,在進出之間,家門禮制、進出禮序完美詮釋東方建筑遞進美學。景致沿著兩條門庭景觀軸線娓娓道來,打造雙重歸家美學儀式。
▼主入口軸線水景

穿過門樓,左右對稱的軸線水景簡練而不失大氣,一座座燈具仿若陣列迎賓的儀仗隊,與兩側植物組團營造舒適的歸家體驗感和儀式感。
▼主入口軸線草坪

穿過入口水庭進入中心草坪,草坪兩側種植對稱的喬木,進一步升級歸家儀式感,并聚焦于不遠處的中心會客廳,指引業主通行漫步前往,在視覺上形成空間導向。
▼次入口

次入口以簡潔大氣的對稱景墻提升歸家禮序感,在墻面和鐵藝門上融入項目元素符號,于細節處體現府邸風雅。
2. 活化景觀空間,由觀賞變參與
現代社區,鄰里之間的關系相對生疏,沒有了“遠親不如近鄰”的親密感。豐富景觀社交功能,創造更多的鄰里共享活動空間,重塑鄰里關系,從而拉近人與人之間的情感。
▼中心景觀會客廳

將空間劃整為零,形成半開放式休閑功能空間,讓一個家庭成員能夠在戶外進行休閑,同時與周邊人群產生一個相對安全的距離。以櫻花、香樟、叢生樸樹等不同種類的植物完美搭配,營造出優美自然風光充盈其間的景觀會客廳。
打造集戶外會客、娛樂活動等功能于一體的社交平臺,讓生活場景不被局限于室內,打造自然里的生活社交場。在清新自然的社區景觀里,和老友飲茶聊天,和家人感受自然,時光被染成彩色,生活也呈現出更幸福安寧的模樣。
以《園冶》所提的“疏源之去由,察水之來歷”來梳理中心園區溪流的空間變化,仿照自然界水體的發展,讓旱溪有收有放,富于天然之趣。以宋代郭熙《山水訣》的繪畫理論為置石的指導原則,在可停留的地方以石和植物搭配造景,豐富中下層植物令園景更添自然之趣。
03康體免疫
創造康養互動條件,提升空間的活力
1.康體運動,慢跑道
豐富社區健身條件,以環形跑道、景觀漫步道、康體鍛煉器械為主導形成初步的景觀免疫體系,根據幼、少、青、老,不同年齡群體進行景觀功能進行合理劃分,安排必要的運用場地和運動器械。
2.全齡運動專區,布局設施更人性化
每個地塊有兩到三處兒童活動和健身區,小而精,不至使人群過于密集,而且周邊的苗木也易于遮陰,免于活動時暴曬。
3.芬芳園、療愈花園,自然生態社區更養生
營造具有養生保健、抗菌抑菌等功能的養生植物空間,配置有以緩解壓力、提神醒腦、增強記憶為主和以改善呼吸系統相關病癥為主的植物,強化養生主題。
SPA養生將揮發不同香氛的植物巧妙設計融合,在戶外感受自然芬芳。
4、人性關懷
結語
《紅樓夢》中的詩如水草,
取出水,即不好。
放在水中,好看。
——木心《文學回憶錄》
大區景觀也是如此,所有只追求感官美不美的形式化拼湊都將失去意義,只有關注場景構建,營造健康的生活場景,才能真正靠近客戶的核心需求。
金茂灣園林景觀的營造是以人的身體健康、心理健康、社會適應性良好為原則,建立健康功能的服務體系;對景觀、空間和功能進行規劃,打造全新的健康綜合體模塊,創造健康、自然的社區環境和舒適、人性化的空間場景。讓設計回歸生活的本質,回歸人最本能的感知,營造健康、宜居、宜養的幸福大區景觀。
Previous
Previous